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菜園村,不是開始,也不是終結。


「一年容易又中秋 今夕菜園情永久」


適逢菜園村舉行中秋晚會,第二次入村,其靜謐而歡樂的氣氛教我感到愉快,也感吒異。照理此村應如末期癌症病人,正處於「等死」狀態。(自一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699億撥款後,即意味著此村已被判死刑,全村將被遷拆。) 雖然搬村困難,復耕無期,但眼下的村民卻完全沒有如此這般的愁雲慘霧。

「菜園村生活館」外老老少少一方面熱鬧慶祝中秋佳節,另一方面樂天知命的農夫卻繼續默默地打理他們的田地,為菜苗澆水施肥(雖然其農地十月底便會被全部摧毀);而天真熱血的年輕人在路旁製作大型掛畫:把龍眼樹的枝葉沾上顏料,然後把它們印在大油布上。他們說,龍眼樹搬不了家,便讓樹的靈魂透過顏料印在布上,和村民一起搬到新村,然後高高地掛起來,實行「托樹過新村」!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令人看著倍添感動與惻隱。


現今香港人對自己的土地沒有感情,甚至沒有感覺,因此可以隨便的把之當作純粹商品以買賣;對自己的居所也沒有太多情感 (可能甚至因需要無限期供樓而產生大量怨懟和恨意),因而可以任意搬家(反正個個單位也長得差不多,差別可能只在於是「長實式」還是「恆基式」),也可以一次又一次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而去歸還那些沒完沒了的咭數。

然而,萬萬想不到,香港還有一群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幾十年,有些人甚至三代均在該地務農,每天出入自家的農地,居住在自己一手一腳築起的房子,與相識數十載的鄰舍好友打打招呼,過著與天空和原始土地極為親密的簡單生活。而自去年起落實被逼遷後,該村村民亦別無所求,只渴望找到新農地重新過相類似的生活;然而政府賠償尚未全發,新村並未建成,甚至連復耕牌照也只發出了少量,他們卻被要求於2010年10月15日前全部遷離該地!可見香港政府真正把香港人最冷血無情、只顧自己發展而不顧別人死活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

受著資本主義深刻影響,大部份香港人的眼中,與神州大陸「接軌」、得國際認同才算是好的發展,並認為這樣才能令他們得到更多的金錢和名譽地位,因此們才會對社群內的自給自足的簡樸精神感到不以為然,甚至認為沒有必要。這樣令他們霸道地相信,致力於本土的自給自足就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不識時務。就是因為上述的種種,才令人們這麼輕易地殘忍對待對這群只是選擇另一種生活模式的村民,說出那些甚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等廢話。


可是,村民們的從容彷彿告訴我們,他們也並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幾十年前,憑著他們的自強與堅毅,他們有能力從被邊緣化的窮苦生活中建立起這條村,將來亦能在別處重建這條村並使之再次繁盛起來!因此,菜園村的形成本身已經是某種「對策」(tactics)。

施予欺壓的當權者不是今天開始才如斯冷血暴虐,被欺壓者自古以來亦不斷抗爭──雖然大部分抗爭亦輕易被社會與歷史消化。然而菜園村今天已成為一象徵性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因此,這不是起點,所以當然也不是終點。只要試圖支配別人生活空間的人一天存在,一天由上而下的以不公不的策略去欺壓弱勢的一群,抗爭便會繼續存在,為的只是能夠繼續在自己渴求的空間生活下去。



參考資料:
陳劍青,〈救救新界北新市鎮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